【预警时间】
2025年3月12日
【预警人群】
全体师生
【预防重点】
近期,我校电信诈骗预警呈高发态势,为增强广大师生防范意识,保护财产安全,特发布此预警。
一、总体情况
自2024年10月防诈骗预警平台成立至2025年1月9日,我校共接到电信诈骗预警6241次,涉及全校各学院。
二、诈骗类型分析
1.赌博诈骗类:2281次,占比36.5%,为最主要的诈骗类型。诈骗分子通过网络赌博平台诱导师生参与赌博,最终骗取钱财。
2.色情诈骗类:1212次,占比19.4%。诈骗分子利用色情信息引诱师生,进而实施诈骗。
3.刷单返利类:612次,占比9.8%。诈骗分子以“轻松赚钱”为诱饵,诱导师生参与刷单,最终骗取本金。
4.虚假贷款类:344次,占比5.5%。诈骗分子以低门槛发放贷款的名义,以各种名目(如保险费、保证金、激活费、手续费等)要求缴纳一定费用,否则不能放款。
5.其他类型:1792次,占比28.7%。内容包括冒充公检法、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、网络婚恋、交友类(非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)、虚假博彩类、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、贷款、代办信用卡类等进行诈骗。
三、防范措施
1.组建反诈骗小组和宣传队伍,明确成员职责,层层压实责任,确保防诈骗宣传工作有序进行。
2.定期组织开展专题讲座,利用班会主题增强防范意识;通过校园广播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防诈骗知识,从思想上筑牢师生防范电信诈骗的防线。
3.广泛张贴防诈骗标语和条幅,定期组织班级绘制防诈骗主题板报。
4.全面督促并确保师生下载国家反诈骗APP。
四、特别提醒
1.提高警惕,增强防范意识:不轻信陌生来电、短信、网络信息,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,不透露个人及银行卡信息。
2.了解常见诈骗手段:认真学习防诈骗知识,了解常见诈骗手段和案例,提高识别能力。
3.谨慎处理金钱交易: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,不参与任何形式的网络赌博、刷单等活动。
4.及时举报:如遇可疑情况,及时向保卫处或公安机关举报。
保卫处将进一步加强防诈骗宣传教育工作,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,严厉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,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财产安全。